影视工场影视工场

全场起立鼓掌17分钟,这部年度神片口碑爆了!

来源:网络   发布时间:2025-02-07   浏览次数:745

今年的春节档影片,还在如火如荼上映中。

但除了去院线观影之外,在家补坑上一年度的电影节获奖佳作,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。

今天要推荐的这部电影是 西班牙名导佩德罗·阿莫多瓦的首部英语长片,双影后阵容朱利安·摩尔、蒂尔达·斯文顿联袂主演。

于本届威尼斯影展首映,便获得了全场长达17分钟的起立鼓掌致意,创下当届影展最长的鼓掌时间纪录,同时一举斩获了本届威尼斯最高奖金狮奖。

今天就让我们来好好聊一聊这部期待许久的新作——

隔壁房间

The Room Next Door

导演: 佩德罗·阿莫多瓦

编剧: 佩德罗·阿莫多瓦 / 西格丽德·努涅斯

主演: 朱丽安·摩尔 / 蒂尔达·斯文顿 / 约翰·特托罗 / 亚历桑德罗·尼沃拉

类型:剧情

上映日期:2024-09-02(威尼斯电影节)

片长:107分钟

《隔壁房间》的故事围绕着一个沉重而又敏感的话题展开 —— “一位女性决定去死”

影片的女主角英格丽,是一位知名的小说家,她的新书以死亡为主题,然而讽刺的是,她自己却始终无法真正坦然地面对死亡。

在一次新书签售会上,英格丽意外得知自己多年未见的好友马莎患上了癌症。

多年未见的两人重逢后,马莎的病情迅速恶化。在生命的尽头,马莎做出了一个艰难的决定——通过安乐死来结束自己的生命

她向英格丽提出了一个特殊的请求,希望能住在英格丽家的隔壁房间,这样在她服药离世的时候,身边能有一个人陪伴。

英格丽起初对此感到十分为难,一方面是对死亡的本能恐惧,另一方面是对好友这个请求的不知所措。

但在内心深处的情感驱使下,她最终还是答应了马莎。

随着故事的推进,英格丽和马莎在这个看似简单的 “隔壁房间”设定下,展开了一段充满情感张力的互动。

她们的对话从最初的小心翼翼,逐渐深入到对生命、死亡、爱情、亲情等诸多人生重大命题的探讨。

英格丽在陪伴马莎的过程中,自己也经历了一场深刻的心灵洗礼,从最初对死亡的抗拒,到慢慢理解马莎的选择,她的内心世界发生了巨大的转变。

以描绘女性细腻的情感见长的阿莫多瓦,在本片中依旧不落俗套,没有采用紧张刺激的情节转折来吸引观众的眼球,而是通过大量细腻的对话来推动剧情的发展。

英格丽和马莎在病房里的一次交谈,两人看似在闲聊日常琐事,但言语之间却透露着对生命即将消逝的无奈和对过往生活的感慨。

又比如在度假屋中,她们在静谧的夜晚,就生死问题展开了一场深入的探讨,这些对话场景,让观众仿佛置身于角色之中,能够真切地感受到她们内心的挣扎与平静。

除了主线故事外,影片还巧妙地穿插了许多回忆段落。马莎回忆起自己在战地的经历,那些枪林弹雨、生死离别,让观众看到了她坚强外表下隐藏的脆弱与痛苦。

而马莎之所以选择英格丽,并非自己的女儿米歇尔来作为自己临终陪伴的对象,原因在于和女儿日渐疏离的关系。

两人分手前,马莎就已经发现自己怀孕了,却并未以此作为捆绑对方理由,她独自生下了女儿米歇尔。

从未见过父亲的米歇尔踏上了寻父之旅,却在 弗瑞德的妻子那里听说父亲去世的消息。

在乡间的小路上,远处一处燃烧的房子引起了 弗瑞德夫妇的关注,战场上的呜咽与哀嚎又在耳边响起,为去救人, 弗瑞德丧生火海。

但大火熄灭后,废墟中只见 弗瑞德一人的尸骸。或许他早就死在了越战的战场。这也为后来走上战场的马莎对死亡的感知更添了一份自在。

当我们探讨支持安乐死的理由时,常常会提到对无尽痛苦的抗拒以及对患者尊严的维护。

然而,阿莫多瓦似乎在《隔壁房间》中提出了另一种观点: 在面对无法战胜的死亡时,我们不仅要保留内心的平静与个人尊严,同样也要保留生命中仅存的美。

片中的马莎不愿让自己被病魔折磨得失去人性,因此在还能保持原有容貌的最后时刻,她精心化妆、涂上口红、穿上最美的衣服,在最明媚的天气中迎接死亡。

这种死亡方式在普通人眼中或许显得过于精致和刻意,但在一生执着于美的阿莫多瓦的镜头下,却显得顺理成章。

阿莫多瓦以“女性主义导演”著称,他的镜头总是对准都市生活中的普通女性,尤其是那些处于社会边缘、面临困境的女性。

他善于展现女性在逆境中的坚韧与成长,如在《关于我母亲的一切》中,母亲在儿子去世后,独自踏上寻找儿子生父的旅程,展现了女性在面对巨大打击时的坚强与勇敢

在他的作品中,女性形象呈现出自然流畅的美感,无论是处于禁忌还是道德边缘的女性,都能让观众感受到她们的内心世界和情感挣扎。

蒂尔达在影片中的表演堪称“幽灵肖像”般的存在,她一人分饰母亲和女儿两个角色,与影片幽灵般的文学风格完美契合,也将母女之间注定无法和解的悲剧无限放大。

而另一位主演朱丽安也同时得到了导演阿莫多瓦的青睐,他表示,朱丽安非常适合扮演倾听者、感到恐惧以及在影片过程中对死亡的感受不断变化的角色。

在片中,阿莫多瓦试图呈现出一种伯格曼式的风格,因为从蒂尔达到朱丽安身上发生了一种人格转移。

玛莎是一个非常勇敢的女人,曾多次面对死亡,而英格丽则对死亡有着极端的、近乎孩子般的恐惧。

但到了最后,朱丽安却显得更加坚强

导演阿莫多瓦善于将文学作品改编为电影,并在其中融入自己的艺术风格。

《隔壁房间》改编自西格丽德·努涅斯的小说《告诉我,你受了什么苦》,影片不仅保留了原著的文学性,还通过影像化的手法增强了故事的感染力。

阿莫多瓦的电影中色彩运用极具特色,他将色彩作为一种重要的艺术表现手段,具有象征意义。

他所使用的色彩装饰性强、色彩搭配艳丽、缤纷而又怀旧,这种对色彩的看似恣意的使用,一方面与他影片中狂野混乱的情景相得益彰,另一方面也体现出西班牙人对绚丽色彩和生命激情的钟爱。

本片依旧延续了这种多元的色彩视觉风格,冲淡了死亡的阴霾。

影片的结尾,当雪花飘落,米歇尔坐在母亲离世的躺椅上,那一刻,时间仿佛静止,生命的脆弱与坚韧交织在一起,令人动容。

阿莫多瓦用这样一种温柔而坚定的方式,告诉我们:即使面对生命的终极课题,我们依然可以选择以一种优雅而有尊严的方式去面对。

这不仅是对角色的救赎,也是对观众心灵的慰藉。


THE END
720
本地记录云端记录
登录账号
公告

影视工场已全新升级,随后将会根据影友的喜爱习惯提高更有质量的免费服务,请您记住入口网址:

www.3434.tv

www.3443.tv

www.5445.tv

将以上域名加入浏览器收藏夹,回家更方便